首頁 > 主治項目

主治項目 | 高血脂症(高脂血症)

高血脂症(高脂血症)

      高血脂症(高脂血症),是因為飲食不適,造成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異常增加的情形。統稱血脂肪過高,血脂肪,主要包括:1. 甘油三酯:又稱三酦甘油酯或中性脂肪(簡稱TG),2.膽固醇:有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脂兩種(簡稱Ch),3. 磷脂:主要有卵磷脂、腦磷脂、絲氨酸磷脂、神經磷脂等,(簡稱PL)4. 游離膽固醇(簡稱FFA)。若血脂肪比正常值高的話,便會與蛋白質結合,形成動脈內壁的粥狀黏著(稱為粉瘤)。粉瘤會使血管內腔狹小,因此,這種症狀就稱為粉瘤性動脈硬化。動脈硬化是引起狹心症或心肌梗塞的主因。

正常人在空腹時血脂肪與脂蛋白的正常含量,為:(標準以空腹為準)

1. 總膽固醇   130 ~ 240 mg / dI (或3. 36 ~ 6. 22 mmoI/L)

2. 甘油三酯    60 ~ 130 mg / dI (或0. 68 ~ 1. 47 mmoI/L)

3. 磷脂     110 ~ 210 mg / dI (或1. 42 ~2. 71mmoI/L)

4. 末稍化脂肪酸 200 ~ 600 mg / dI (或0. 2~ 0. 6 mmoI/L)

5. β脂蛋白    200 ~ 370 mg / dI (或2 ~ 3. 7 mmoI/L)

一般來說,男性到50歲,女性到65歲左右,其膽固醇與甘油三脂逹到最高峰。

高血脂症的症狀:胸悶痛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、腰酸背痛、容易疲勞等。

      中醫治療高血脂症,是依“辨症論治”之法,視其症狀,酌情採用宣通血脈、活血化瘀、清脂排毒、行血解鬱、開胸利膈,及活化心血管組織的的方劑 加以治療,藥方依個人體質,就有百餘種,例如:瓜蔞、薤白、半夏、丹參、檀香、砂仁、炙甘草、人參、桂枝、生薑、阿膠、生地、麥冬、麻仁、大棗、附子、黨參、五味子、黃精、玉竹、鬱金、桂心、山藥、山萸肉、熟地、仙茅、川七、丹皮、三稜、莪朮、澤蘭、蒲黃、菖蒲、乳香、沒藥、紫蘇、柴胡、葛根、黃芩、金銀花、山豆根、赤芍、大黃、茵陳蒿、山楂、小薊等。筆者要特別叮嚀患者,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,絕不可自行亂抓藥服用。

病情解析

      有位男性患者,住新竹,民國108年,當時58歲,平時,他常常感覺心悸、胸悶痛、肩頸酸硬、頭皮發麻、下肢酸脹水腫、便祕、血壓偏高、容易疲勞,有一天感冒了,上述症狀更為嚴重,他就去醫院檢查,發現有心肌梗塞、動脈硬化、高血脂症,及中度脂肪肝,醫院開7天的西藥給他服用,但是,症狀沒有明顯改善,所以,想嚐試中醫治療。後來,經友人介紹向筆者求診,經我把脈斷定,需要1 ~ 3個月療程,我特別為他調製一個月的宣通血脈、活血化瘀、清脂排毒、開胸利膈,及活化心臟功能的方劑給他服用,一個月後,他不再心悸、胸悶痛,也不會頭皮發麻、肩頸酸硬,下肢水腫消失,排便通暢,精神體力變好;他又回診,我重新調製一個月的治療方劑 給他服用,又一個月後,他再去醫院檢查,發現已無心肌梗塞、動脈血管暢通,血脂肪在標準範圍內,血壓正常高壓132、低壓83;他很高興回診,我再調製一個月的保養治療方劑 給他服用。後來,經一年的追踪,他心臟功能正常,心血管暢通,血壓正常,血脂肪也在標準範圍。目前,這位患者的身體情況良好。(關於心臟病知識)

警語:
1.
中醫處方治療此症,在醫學文獻上,目前,尚無副作用的記載,若有特殊體質,就醫時,請事先告知醫師。
 
2.
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,嚴禁將醫師開立的處方,交由他人服用,以免發生意外。
 
3.
同時服用中藥與西藥時,需間隔30分 ~ 1小時。
 
4.
請注意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。
 
PAGE TOP
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