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主治項目

主治項目 | 痛風與尿酸

痛風與尿酸

      (一)痛風,是由於普林代謝異常,或尿酸排泄減少,造成高尿酸血症,及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腔內,而導致關節腫脹及變形。

      痛風,是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,痛的時候來去如風,因而得名,90 % 的病人,以腳拇指關節為第一發作的部位;除此之外,也有第一次是在腳背、腳踝的腳筋附著部位,或是膝蓋關節發作。在手指、手肘、及肩膀等上肢關節初次發作的病例比較少見;不過,有時也會在手的關節初次發作。

      痛風發作時,其發作的部位會突然紅、腫、熱、痛,痛到無法行走,或手無法使力。反覆發作的痛風或高尿酸血症,如果不有效控制,尿酸鈉鹽會沉積於關節、皮下組織、耳輪、內臟等,形成痛風石,造成關節腫脹或永久破壞;甚至造成腎臟實質功能的破壞。

      痛風的患者,以40 ~ 60歲這個壯年期最多,佔全體患者的73 %,且以男性居多,另一方面,70歲以上的痛風患者,會隨著年齡的增加,而伴有高血壓,心臟病等合併症的情形不少,無論任何年齡,肥胖更是痛風的溫床。

      (二)正常人每一天所產生的尿酸是700毫克,這些尿酸會進一步被分解,進而排泄掉,但會暫時儲存於體內,其儲存量為1200毫克,可稱為“尿酸池”,尿酸池的容量大致保持一定,那是因為,生產的量和排泄的量大約相同。

      高尿酸血症,是由尿酸池增大所引起的,當尿酸排泄的通路發生障礙時,尿酸也會在體內異常增加,也會提高血液中尿酸量,因此,高尿酸血症,是痛風的元兇。

      高尿酸血症,是指體液中的尿酸呈過度飽和的狀態。理論上,血液中的尿酸溶解度是6.4毫克 / 公合以下,一般人有必要控制在此範圍之內。

      (三)中醫治療痛風及高尿酸血症,是依“辨症論治”之法,視其症狀,酌情採用溫腎利水、健脾利濕、活血化瘀、滋養肝腎、通淋利尿酸的方劑 加以治療,藥方依 個人體質,就有百餘種,例如:杜仲、川斷、狗脊、赤苓、桑寄生、川楝子、肉蓯蓉、仙茅、仙靈脾、黃蓮、鹿角膠、茯苓、元參、白朮、山萸肉、熟地、炙甘草、薏苡仁、陳皮、莞花、甘逐、大戟、生黃耆、車前子、防風、白芍、紅花、萹蓄、瞿麥、石韋、萆薢、滑石、豬苓、木通、冬葵子、黃柏、地膚子、枳實等。筆者要特別叮嚀患者,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,絕不可自行亂抓藥服用。

病情解析

      有位男性患者,住高雄,民國108年,當時47歲,身高179公分,體重89公斤,有4年的痛風病史,尿酸指數9.2,發作時就吃西藥控制,右膝蓋經常腫痛、發熱,大拇指及內外腳踝也常發熱、抽痛,導致常常無法穿鞋,走路困難,5~10天就發作一次,常常痛到無法工作。後來,經友人介紹向筆者求診,經我把脈斷定,需要1~3個月的療程,我特別為他調製一個月的溫腎利水、健脾利濕、活血化瘀、清肝通腎、通淋利尿酸,及宣通尿酸排泄通路的方劑 給他服用,這位患者很認真配合服藥,並且,本人要求他改變不當的飲食習慣,他服藥一個月後,病情好轉,痛風沒有發作,經醫院檢查,尿酸降到7,膝蓋不會腫痛發熱,大姆指及腳踝也不會抽痛了,穿鞋走路都沒有問題;他又回診,我重新調製一個月的治療方劑 給他服用,又一個月後,走路輕鬆自如,他再去醫院檢查,尿酸降到5.8,己逹到正常標準,痛風也消失了,己經完全康復;他很高興回診,我再調製一個月的保養治療方劑給他服用。後來,經一年的追踪,尿酸值都保持在6以下。目前,這位患者的身體情況良好。(關於腎臟病知識)

警語:
1.
中醫處方治療此症,在醫學文獻上,目前,尚無副作用的記載,若有特殊體質,就醫時,請事先告知醫師。
 
2.
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,嚴禁將醫師開立的處方,交由他人服用,以免發生意外。
 
3.
同時服用中藥與西藥時,需間隔30分 ~ 1小時。
 
4.
請注意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。
 
PAGE TOP
回頂端